实习生黄子涵
脱发、痤疮、颈椎病……即使是中青年,我们的身体却很“脆弱”。如今,很多年轻人都面临着亚健康问题。在日常生活中,您注重健康的生活方式吗?
上周,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1333名青少年进行的调查显示,在电梯和楼梯都有的情况下,77.0%的受访青少年会直接选择乘坐电梯。其中,一线城市的年轻人和上班族比例明显较高。 64.3%的受访年轻人认为自己懂得如何健康生活。
当电梯和楼梯同时存在时,77.0%的受访年轻人会选择直接乘坐电梯。
“我们公司大楼只有七层,但我观察到,大多数同事无论是上下班还是去食堂吃饭,都会先乘电梯,只有少部分人会走楼梯。 ”在北京一家私营企业工作的张蓓觉得,电梯几乎是大家下楼的“硬性需求”,“我去逛街的时候,总是到处寻找自动扶梯、电梯,即使从从三楼到四楼,换乘地铁的时候很少走楼梯,除了早晚高峰,其他时间都是使用自动扶梯。”人们互相碰撞,但楼梯上只有几个人。”
985学校研究生刘玉年也觉得,人们在生活中对电梯的依赖性非常大。 “以我们宿舍楼为例,上下课时,楼内四部电梯可以长时间满负荷运行。”
刘玉年说,对于住在高楼层的学生来说,步行上下楼梯是不现实的,有时也很赶时间,无法及时赶到。 “但有些学生住的楼层比较低,赶不上电梯就不走楼梯,只是一边等下一趟,一边看手机。电梯停在楼上时,非常耗时。”一楼有时候还有人坐电梯到三楼,我就不明白了,走下楼不是更快吗?他觉得上下楼梯几乎已经被很多人遗忘了。
本次调查显示,生活中,如果同时有电梯和楼梯,77.0%的受访年轻人会直接选择乘坐电梯。
进一步分析显示,城市级别越高,受访年轻人选择乘坐电梯的比例越高。一线城市这一比例高达83.5%,镇县最低,为64.9%。上班族选择乘坐电梯的比例(80.3%)高于大学生(71.5%)。年龄越大,选择乘坐电梯的比例越高。 1985年出生的人最高(80.7%),00后出生的人最低(74.4%)。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营养科主任、中国营养学会注册营养师刘金英表示,现在生活节奏快,年轻人追求效率,做什么事都要讲究效率。 “快”地完成。电梯基本上是他们的首选。 “当然,这也与他们的生活方式不够健康有关,即使有时间,他们也倾向于乘坐电梯。”她建议年轻人从日常工作和生活做起,不要忽视任何时候锻炼身体的机会。做出小的改变并养成良好的习惯。
知道什么对您的健康有益但不采取行动并不会让您的健康面临风险。
1995年以后出生、在北京工作的周仁光表示,自己是“脆皮”年轻人的典型代表。 “三年疫情,两‘阳’,这几年大家都在强调健康的生活方式,毕竟如果不注意,身体很容易变得‘脆弱’。”周仁光坦言,自己还没有养成坚持锻炼的习惯,而我有规律作息的习惯,平时户外活动不多。在最近的一次体检中,周仁光发现了很多小问题。他认为,工作和生活中的许多不良习惯导致了潜在的健康问题。
在北京一所公立中学担任美术老师的齐敏从小就养成了锻炼身体的好习惯。然而大学毕业前后的两年,因为很多事情和压力,锻炼被搁置了。她感觉这两年身体素质大不如前,前段时间甚至还生过病。齐敏坦言,很多时候自己知道要做什么才能身体健康,但往往做不到,或者因为各种原因很难坚持下去。 “在学校的时候,我每周可以定期锻炼四次,每次两小时,而且吃得也很健康、营养。但工作后,我的压力就更大了,必须晚睡早起。”每天都这样,而且我的锻炼没有以前那么规律了。”
调查显示,64.3%的受访年轻人认为自己了解健康生活,35.7%的受访年轻人表示“不了解”。进一步分析发现,受访年轻人所在城市的级别越高,认为自己懂得健康生活的年轻人比例就越高。一线城市受访年轻人比例最高,达71.6%;认为自己懂得健康生活的上班族比例略高(65.8%)。高于大学生(64.6%);随着年龄的增长,受访年轻人中认为自己了解健康生活的比例较高,其中1985年以后出生的比例最高,为67.2%,2000年以后出生的比例最低,为61.2%。
在本次调查中,另一组数据显示,63.0%的受访年轻人感觉自己的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
为什么超过60%的受访年轻人自认为懂得健康生活,但与此同时,受访年轻人却普遍面临亚健康问题?刘金英表示,这组看似矛盾的数据反映出年轻人对自身健康没有危机感。 “他们可能知道做什么对他们的健康有益,但他们不采取行动。”她相信年轻人会受到周围人的做法的影响。同时,健康意识的缺失也与社会层面的宣传力度不够有关。
参与本次调查的受访年轻人中,2000年以后出生的占26.1%,1995年以后出生的占26.4%,1990年以后出生的占29.6%,1985年以后出生的占17.9%。大学生占25.0%,上班族占占71.0%,其他占4.0%。 33.5%居住在一线城市,38.9%居住在二线城市,20.8%居住在三四线城市,5.8%居住在乡镇或县城,1.1%居住在农村。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张蓓、齐敏、刘玉年均为化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whbgjjc.com/html/tiyuwenda/93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