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裁判机会少。大多数学生只能在课堂比赛中扮演裁判员的角色。他们很少或没有机会参加正式或高水平的比赛。理论与实践不能很好地结合起来。 1.2一般学生的学习状况。由于篮球运动十分普及,篮球课也是体育专业学生的必修课之一。大约需要72个学时,基本可以满足学生对这项运动基础知识的学习。但由于总课时的限制,一般学生对篮球规则的学习效果并不理想。 86%的普通学生认为所学的规则和裁判知识不够。他们只懂基本规则,没有主持能力。篮球规则和裁判知识的学习大部分是在课堂上完成的,不够系统,很容易造成一些知识的混乱。比如,有同学表示,经常分不清楚冲撞犯规和阻挡犯规。这些学生没有机会从事裁判工作,对这方面的知识了解也很有限。一些对裁判工作感兴趣的学生会加入裁判协会等一些俱乐部,希望提高自己的裁判技能。 2 影响体育专业篮球规则的不利因素 2.1 重视篮球技战术的学习,忽视规则的掌握 大多数学生认为篮球技战术的学习是最重要的,尤其是篮球专业的学生。他们认为,只要掌握好篮球技战术,能够打好比赛,不需要掌握裁判知识,他们的就业方向不会向篮球裁判方向发展。这种观点忽视了技战术与篮球规则之间的必然联系。只有掌握合理的规则,才能在篮球比赛的攻防进退中有效地占据优势。只有利用好规则,才能在游戏中抓住先机。
作为一名体育专业的学生,必须把规则与技战术联系起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真正提高自己的水平,最终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2 学习规则课时少,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篮球教学大纲的要求。体育专业学生在学习普通篮球课程后,应具备初步的篮球比赛裁判能力。由于普通篮球课程的时间限制,教学内容以技战术教学为主,组织比赛和裁判技巧的比例相对较少。只有2个小时,显然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篮球规则的学习和裁判方法的实际操作往往被忽视或布置为少量的裁判方法理论课程。学生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提高自己的体能和篮球技战术,但却没有得到系统的篮球规则和裁判知识的学习。 2.3教学手段陈旧,缺乏现代教育技术条件。尽管现代教育技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篮球教学却没有跟上时代的步伐。篮球规则或裁判的教学仍然以传统教学为主,采用课堂讲解和分析,非常片面。缺乏利用多媒体辅助设备进行技术分析和战术学习。专业的视频或软件很少。尤其是缺乏关于篮球裁判手势、哨声和动作、规则等的具体视频,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直观性和灵活性。形象不能加深学生的理解,不利于学生的学习。 2.4 裁判机会少,所学知识无法验证。学校很少有篮球比赛。有比赛时,只能安排一些平时有兴趣或有一定裁判能力的学生来做裁判工作。其他学生不能不锻炼,学校比赛只能满足极少数学生的裁判需求。
校园竞争与社会竞争有很大不同。对学生裁判员的要求非常高。但由于裁判机会少,仍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理论与实践不能结合,限制了学生对规则的掌握。 3 改进途径探讨 3.1 加强篮球规则的学习,必须重视篮球规则相关知识的传授,加强相关知识的学习。有必要将篮球规则和裁判方法的教学渗透到篮球技战术的教学过程中。学习规则应与学习技战术同时进行。在实践中学习和检验规则,不断提高对规则的掌握程度,并将其融入到课堂教学中。事实上,加强篮球规则和裁判方法的教学和专业基本功的指导,结合课堂教学过程中相关竞赛规则和裁判方法的学习,往往可以使学生既学得技战术,又懂篮球知识。比赛规则和裁判方法。 3.2 多组织裁判实践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规则学得好不好,规则学得是否正确,掌握的程度,都是需要学生在实践中去体会和检验的。教师要利用好各种队内比赛、大学生联赛、年级比赛等比赛的机会,组织学生进行裁判练习。赛前召开准备会议,强调一些常见错误。比赛结束后,要及时总结,并做出有针对性的评论,特别是对不足之处的评论。加深学生对篮球规则和裁判方法的理解。 3.3运用现代教育技术,采用直观教学。利用现有的教育技术,摆脱旧的教学方法,采用更直观、更生动、更容易让学生理解的教育技术。应多使用教学软件,让学生观察规则的应用情况。比如,很多同学对于三人裁判制中裁判的动作非常模糊。单独的战术板演示更容易让学生感到困惑。如果采用多媒体播放,可以清楚地了解裁判的情况。跑步路线非常容易让学生理解,一目了然。
因此,对体育教师学生学习篮球规则的不利因素进行分析。沉富,武汉体育学院篮球教研室,湖北武汉430079,摘要:篮球是我国最受欢迎的运动项目之一。篮球裁判员的整体水平低于这项运动。最大的影响:裁判员水平对于篮球运动的推广、体育文化的传播、篮球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分析了体育专业学生规则掌握的现状;其次,列出了一些不利于体育学生学习规律的因素;最后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建议,旨在促进体育学生对篮球规则的掌握。 吸引教师的关注,为篮球运动的普及和发展做出贡献。关键词体育专业大学生篮球规则不利因素CLC分类号G841文献识别码A文章编号2095-281320150 1 a -0224-02 转自第226页 DOI: 10.16655/jki.2095-2813.2015.01.1372 2015年(第5卷)第01期 体育大视野 226 当代体育科技 当代体育科技 用直观的教学方法带领学生观看高水平的比赛,并带来一些比赛视频和分析给大家参考学生观察学习,丰富和提高学生的实践经验。 3.4定期举办篮球裁判员培训班和专题讲座。由于通识课程教学时间有限,不可能对裁判理论进行完整介绍。
因此,应适当选择教材,举办篮球裁判理论专题讲座,如:比赛知识、裁判方法、篮球裁判应具备的身体素质、裁判员的基本技能、裁判员的职业道德、裁判员心理素质等,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基本的比赛组织和裁判方法,加强课外实践活动,为学生创造更多的现场实践和观摩学习的机会。 3.5 走出校园,丰富社会基层经验。学校要与社会密切联系,有条件的可以承办一些社会上的篮球比赛,丰富学生的裁判经历。社会上的竞争与学校里的竞争有很大不同。比如对抗程度更高,观众对裁判的影响力更大。一旦出现误判或误判,很容易引发矛盾等。因此,有必要提前做好准备和分析,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锻炼裁判技能,提高篮球知识,为毕业后能够担任裁判、推广篮球运动打下良好的基础。 3.6 向更有经验的裁判老师请教。向经验丰富的裁判老师学习更多信息。通过学习他们的执法经验、场上突发事件的处理方式以及他们赛后对现场裁判的综合总结等,对快速提高学生的裁判水平是有帮助的。这些裁判老师经验丰富,能够准确指出问题,对规则和裁判方法有一定的了解,能够很好地回答学生出现的问题,这对于提高学生裁判水平起到了重要作用。 4 结论体育专业学生是国家体育人才的后备力量,其掌握篮球规则意义重大。
篮球专业的学生对规则的理解相对较好,但还存在一些不足。大多数普通学生对篮球规则的掌握并不理想。现有的篮球课程无法满足学生掌握规则和裁判知识的需求。体育专业的学生在学习规则方面存在很多弊端。主要是:重技战术教学,忽视理论教学,学习规则或裁判方法的课时少,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教学方法陈旧,容易导致学生困惑,机会少。用于练习。无法测试改进。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改进方法。例如,加强规则学习,多进行实践,采用直观教学,开设培训班和专题讲座,多向老师学习。参考文献[1]张伯坦,严玉东.篮球裁判必读[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8. [2] 王鹤立,周先江。篮球实用教程[M].湖北人民出版社2004. [3] 李健.浅议高校体育专业篮球裁判员的培养[J].体育世界学术版2007:91-92。 [4]周志兴.培养体育生篮球裁判能力的途径与方法[J].肇庆学院学报2007272-75。 [5]吴双文.篮球规则的演变对篮球技战术发展的影响[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11:72-75。各个方面也可能存在显着差异。高校的游泳学习一般与学业成绩的考核挂钩,这可能会导致部分学生为了完成学习任务而被迫学习,但在非学院院校的学习则完全不受成绩的影响。
而且,高校的学习一般是间歇性教学,而你报读的游泳班通常是连续性教学。根据这些教学方法和学习态度的差异,需要制定更适合的学习计划和对策。青少年学生具有管理容易、安排正确、学习目的性强、思维广泛等优点。但他们模仿动作、形成运动形象、接受新事物的能力通常不如青少年时期。对于女学生来说尤其如此。在身体上尤其明显。因此,针对这些特点,我们一般采用以下教学方案。要充分发挥青年学生自我调节能力强的特点。教学中要求语言简洁、易懂、富有启发性,演示正确、清晰,要求正确与错误的演示以及相似与错误例子的比较。正确方法:技能小组教学与互助小组教学相结合,分解法与完整法相结合,综合运用其他教学方法。对于在校任教的学生,采取课堂教学、安排课外实践任务、课内督导检查的策略。加强监督,严格要求。对于初学蛙泳的青少年学员,以连续教学30小时、15节课为例,安排练习日程。 3.4 初学游泳的中老年学生的教学方法。中老年学生的特点是管理好、学习动机高、学习认真,但模仿能力、运动想象形成、本体感觉、学习进度缓慢。因此,中老年学生教学时所采用的教学方案与青少年基本相同。但在教学时一定要有足够的耐心,不要追求过快的速度。应该考虑到老年人体质有所下降,可能无法承受过多的运动。
4 结论与建议: 1、不同年龄段学习游泳的心理和能力不同,应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手段和策略。 2对于孩子来说,不仅要学习技术,还要利用孩子爱玩的心理特点,采用游戏的方式进行归纳学习。 3要充分利用青少年学生较强的学习能力,避免采用分解式教学方法,尽可能采用完整教学方法。但也必须考虑到他们好动、调皮的本性,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进行严格的管理,防止出现安全问题。 4、对于中青年学生来说,要抓住学习的主动权,教学方式和方法要灵活。但大学生的教学应加强课堂内外的监督,实现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的连续性。 5要考虑到不同年龄学生体力等方面的差异,据此安排合适的学习时间。理解能力较好的学生应该尽量在短时间内掌握各种泳姿,这样才能有更多的时间学习其他技术。总之,教学时间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安排。 6应根据青年学生和老年学生的性别差异,采用适当的教学计划和管理策略,因为这个时期的心理和生理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参考文献[1]金晶.浅谈表象训练在少儿游泳教学中的应用[J].游泳季刊20032:24-25。 [2] 高连春.如何克服初学游泳时的恐惧心理[J].游泳20014:27-28。 [3] 刘建宇.游泳救生员职业教育影响因素及对策[J].教育探索20145:135-136。 [4] 李红兵.儿童业余游泳训练后的营养补充方法[J].青少年体育20146:101-102. [5]陈敏.浅析游泳教学训练现状及发展策略[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411. 上接第224页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whbgjjc.com/html/tiyuwenda/9343.html